大散户——股市数据挖掘网 Logo
公司信息
财务信息
股东信息
两融数据
广告展示
首页 > 财务信息 > 业绩预告
航锦科技(000818)业绩预告
报告时间 业绩类型 业绩预告内容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时间 操作
2023-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3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7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9.18%-70.84%。 (一)化工产品需求疲软,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二)军工产品行业需求波动,下游用户议价能力提升。 2023-07-08 详情
2022-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2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0万元-2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1.76%-72.69%。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原因:(1)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化工板块行业周期影响,主要产品环氧丙烷、聚醚售价持续走低,原材料成本(煤炭、原盐、丙烯)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2)军工板块稳健成长,特种芯片业务保持发展良好态势,第四季度较第三季度增幅明显;(3)电子板块减亏显著。 2023-01-20 详情
2022-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2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00万元-19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2.14%-66.87%。 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一)化工产品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大宗商品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煤炭、原盐、丙烯)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二)民品电子类业务受上半年珠三角、长三角疫情影响,上半年订单有不同程度的推延。 2022-07-14 详情
2021-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0万元-9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6.36%-281.03%。 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一)型号采购景气叠加国产替代需求带动特种集成电路订单实现稳步增长,公司特种芯片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二)公司化工板块业务处于行业产业链景气周期,现金流充沛,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 2022-01-12 详情
2021-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000万元-6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5.91%-281.15%。 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一)本期公司环氧丙烷与聚醚产品价格较之于去年同期价格仍处于高位,产品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二)受益于下游国防产业进入景气周期,公司特种芯片业务持续增长。新一代装备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对核心器件、核心芯片的进口替代的要求,持续提升科研院所单位客户对公司国产化特种IC产品的依赖度。 2021-09-23 详情
2021-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00万元-4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9.76%-420.77%。 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一)受益于上半年以来军品列装采购需求持续景气,公司所处上游芯片元器件领域订单实现快速增长,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二)公司化工板块产品处于行业产业链景气周期,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 2021-07-01 详情
2021-03-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0万元-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4.14%-156.10%。 (一)公司环氧丙烷与聚醚产品进入景气周期,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二)军工电子行业需求增长,公司军工电子业务继续稳步增长;(三)民用电子业务渡过投入培育期,开始贡献经营业绩。 2021-02-24 详情
2020-09-30 业绩预降 预计公司2020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0万元-2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2.73%-29.35%。 1、电子板块:公司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净利润有所下滑。伴随三季度整个社会复工复产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第三、四季度是军工生产旺季,三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电子板块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化工板块:(1)产品价格:公司主要化工产品烧碱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受行业周期及疫情影响有较大程度下跌;公司主要产品环氧丙烷、聚醚销售价格在第三季度上涨幅度较大。(2)公司在第二季度由于受新冠疫情导致下游停工、以及外部市场不利等影响,化工产品净利润下滑。伴随第三季度复工复产等有利外部环境以及环氧丙烷、聚醚销售价格大幅上涨,较之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化工产品净利润实现增长。 2020-09-18 详情
2020-03-31 无大幅变动 预计公司2020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00万元-1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1.05%至17.99%。 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包括(一)公司军民两用的芯片销售实现大幅增长。(二)按公司经营板块划分,集成电路板块预计实现净利润3,800—4,500万元,同比增长52.67%—80.80%;化工板块预计实现净利润6,000—8,500万元,同比下滑30%—0%。(三)2019年一季度,公司化工主导产品的价格尚处于历史相对高位,2020年一季度化工产品平均售价尚未明显回升。 2020-01-16 详情
2019-12-31 业绩预降 预计公司2019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00万元-3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4%-42%。 (一)按公司经营板块划分,化工板块预计实现净利润13,000—15,000万元,同比下滑51%—57%;集成电路板块预计实现净利润16,000—18,000万元,同比增长37%—54%。(二)子公司长沙韶光向客户供应的FPGA芯片、自主可控的图形处理芯片(GPU)等芯片销量同比增幅较大,子公司威科电子的新能源汽车用电子模块、5G通讯用电子模块和某军用模块实现批量化供应,同时长沙韶光和威科电子大力拓广民用芯片市场,为公司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三)化工产品平均售价周期性下滑。受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主要化工产品的销售价格有所下降。针对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特征,2019年公司投资了氢气充装站、废渣再利用项目,有利于减弱未来化工产品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四)上年同期因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获得非经营性税后利润约8,200万元,本年度未有相关事项。预计2019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1%-31%。 2019-12-16 详情
2018-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00万元-6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8%-135%。 (一)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主要化工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二)公司深化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提高公司经营毛利水平,同时降低包括薪酬费用等一系列开支,提升公司效益,为化工业务业绩增幅做出重要贡献。(三)公司军工业务“内生+外延”发展策略取得成效。军工子公司部分军用产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订单释放效应明显;合并范围内的两家军工标的预计均能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四)公司专注发展主业,对外转让非盈利子公司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获得投资收益增加净利润约7,000万元。 2018-11-28 详情
2018-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00万元-34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8%-189%。 (一)产品价格上涨。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化工产品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二)公司深化推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为化工业务业绩增幅做出重要贡献;(三)公司部分军用产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订单释放效应明显,业绩同比增幅预计可达30%-40%。 2018-10-10 详情
2018-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00万元-25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0%-320%。 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系“化工+军工”的双主业布局。化工业务方面,尽管第二季度受到公司自身及部分主要客户年度例行停产检修的影响,公司管理层实行的精细化管理策略仍卓有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管理效率和经营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化工板块2018半年度同比预计实现228%-278%的盈利增长。军工板块受益于订单释放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提升明显。 2018-06-05 详情
2018-03-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00万元-1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9%-311%。 公司2017年度收购了长沙韶光和威科电子两家军工企业,分别涉及军工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形成了“化工+军工”的主营业务架构。2018年第一季度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公司化工主业维持较高景气度,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产品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优化内部管理,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化工板块盈利预计增长225%-269%。军工板块盈利也大幅提高,同比增长110%-152%。 2018-01-30 详情
2017-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0万元-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5%-123%。 本年度,受国家政策影响,化工行业持续向好,公司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同时公司调整管理方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各项成本费用逐步下降,促使公司化工业务利润大幅增加;此外,公司本年度收购了长沙韶光和威科电子两家军工企业,分别涉及军工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尽管两家军工企业在本年度四季度才完成股权变更,但是都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大幅增加了上市公司合并利润。 2018-01-18 详情
2017-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00万元-1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9%-189%。 报告期内,化工产品市场价格走势良好,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幅度较大,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公司管理改善,导致利润增长。 2017-09-23 详情
2017-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1.03万元-6284.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0%-500%。 报告期内,化工产品市场价格走势良好,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所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幅度较大。 2017-07-06 详情
2017-03-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0万元-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0%-220%。 2017年第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形式影响,化工产品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产品毛利率升高。2017年第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环氧丙烷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39%、聚醚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32%,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远超过产品中原料采购成本的升高,产品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精细化管理,产品原料和能源消耗下降,也提升了产品的盈利能力。 2017-03-29 详情
2016-09-30 业绩预降 预计公司2016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50%。 2016年1-9月份受宏观经济形式影响,化工产品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产品毛利率下降。2016年1-9月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环氧丙烷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降低21%、聚醚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降低18%,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下滑远超过产品中原料采购成本的降低。同时,公司上调员工薪酬,人工成本增加致使2016年1-9月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2016年第三季度化工市场回暖,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半年有所上涨,产品销售价格已接近上年同期的产品售价。同期对比,产品销售价格波动不大,但是公司逐步强化精细管理、优化工艺控制指标,使产品的各项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逐渐降低,费用减少,使主营成本较上年同期降低。同时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折百碱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聚醚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7%,聚氯乙烯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上述因素使2016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2016-10-13 详情
2016-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6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2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5%-75%。 上半年,国家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但氯碱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明显改变,市场持续低迷。公司董事会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应对,通过推行“大聚醚”战略,深入开展“降本控费”,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公司克服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消化了员工薪酬水平大幅提高的成本压力,预计公司1-6月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至2200万元。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上半年公司生产装置一直是满负荷运行,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各项原料和能源消耗成本逐渐下降。本期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下滑远超过产品中原料采购成本的降低,同时,公司上调员工薪酬,人工成本增加致使本期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多。 2016-07-15 详情
2016-03-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6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万元-1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7%-63%。 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形式下滑,加之第一季度又是化工行业市场的传统淡季,化工市场回暖缓慢、市场需求不振、公司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一季度公司生产装置一直是满负荷运行,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各项原料和能源消耗成本逐渐下降。本期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下滑远超过产品中原料采购成本的降低,同时,公司上调员工薪酬,人工成本增加致使本期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多。 2016-04-14 详情
2014-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10,0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 2014年,国内氯碱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企业相互竞争激烈。公司董事会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应对,通过推行“大营销”经营战略,密切关注化工产品市场变化,降低库存,回笼资金。虽然主要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是由于加强企业管理,产品成本中的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大大抵消了产品价格下降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使得产品的主营毛利率大幅升高,为公司在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2015-01-27 详情
2014-09-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50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 本期公司面对的化工市场有挑战但总体呈现逐步回暖态势,大宗原料采购价格稳中趋降。主要产品销售价格逐步抬升,公司通过积极实施大营销策略,抓住了市场机会。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力度降本增效,加大技术改造项目投入改善装置水平,降低原料、能源消耗。综上使公司本期产品毛利水平同比有较大提高,实现扭亏为盈。 2014-10-15 详情
2014-06-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30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为盈。 2014年上半年化工产品市场企稳,主要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公司积极实施大营销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市场产品价格走势,改变销售模式,抓住了市场机遇。同时,公司进一步严抓生产工艺控制、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创新力度,使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等各项费用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综上使得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2014-07-08 详情
2013-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10000万元。 2013年,在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下的宏观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化工市场临近年末虽呈现出企稳迹象,但纵观全年市场总体表现疲软,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预计全年公司利润将大幅下降,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及营业外收支方面政府补贴同比减少所致。其中,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烧碱等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的下降幅度超过了成本下降幅度。面对挑战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积极应对,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积极实施技改技措,严格控制各方面成本费用支出,特别是8月份以来叠加化工市场回暖因素,公司经营出现了良好势头。 2014-01-14 详情
2013-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7000万元。 1、近期持续低迷的化工产品市场出现一定回暖迹象,但总体上公司生产经营的烧碱等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相比仍大幅下降。2、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实施技改技措、严细工艺操作等降费用、降消耗措施,公司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降,减弱了由于产品销售价格降低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特别是8月份以来叠加化工市场回暖因素影响公司实现月度利润扭亏为盈。但是,1-9月份累计由于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幅度远超过了成本下降幅度,致使1-9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业绩出现亏损。 2013-10-12 详情
2013-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5000万元。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化工产品市场没有好转,包括烧碱在内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较多,致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2013-07-13 详情
2013-03-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1月-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3500万元。 2013年第一季度化工行业依然延续前期低迷走势,市场回暖缓慢,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滑,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积极应对,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各方面成本费用支出,但公司原料采购价格的降低和通过技改技措、设备维修、节能降耗等措施节约的成本不足以弥补因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影响,预计公司一季度亏损。 2013-04-13 详情
2012-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2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万元-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95%。 2012年,在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下的宏观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化工产品市场同样表现疲软,产能过剩,量、价齐跌。2012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主要为主营业务利润下降所致。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除离子膜液碱保持盈利能力外,环氧丙烷、聚醚等产品均呈亏损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积极应对,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各方面成本费用支出,但公司原料采购价格的降低和通过技改技措、设备维修、节能降耗等措施节约的成本不足以弥补因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最终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下降。 2013-01-29 详情
2012-09-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2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万元-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98%。 1、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环氧丙烷、聚醚等的市场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2、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下滑远远超过原料采购价格的降低,致使本期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多。3、公司1-9月份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但公司通过技改、技措和精细操作严控消耗;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收购吃氯装置、加大营销力度紧跟市场等举措,力保了氯气平衡,从而使得主要盈利产品烧碱装置实现了稳定、满负荷运行。 2012-10-13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