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户——股市数据挖掘网 Logo
公司信息
财务信息
股东信息
两融数据
广告展示
首页 > 财务信息 > 业绩预告
中航沈飞(600760)业绩预告
报告时间 业绩类型 业绩预告内容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时间 操作
2022-03-31 业绩预增 预计公司2022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7.50%。 2022年一季度,公司全面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进“法治沈飞、数字沈飞、精益沈飞”建设,在科研生产任务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坚持计划牵引和流程驱动,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生产精益管理,凝心聚力、奋勇攻坚,坚决打赢防疫和生产“双线”战役,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9.00%左右,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22-03-29 详情
2021-12-31 业绩预增 预计公司2021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57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56%。 在当前国家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及航空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2021年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及改革发展任务,担当强军首责,牢牢抓住“又好又快产品实现”主线,持续推进质量、进度、成本全面改善,经营业绩规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5%左右,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3亿元左右,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01-21 详情
2020-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0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8.61%。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0年面对突然其来的新冠疫情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公司聚焦建设一流军队与打造一流企业“双一流”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克服疫情对生产供应和现金流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与科研生产“双战役”,主营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完成了全年既定经营目标,实现“十三五”胜利收官,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基础。(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本期全资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确认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约42,059万元,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32.01%股权确认投资收益约13,533万元所致。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合计影响净利润金额约47,253万元。 2021-01-29 详情
2019-09-30 业绩预增 预计公司2019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增。 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均衡交付和产品销量增加,预计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增长。 2019-08-28 详情
2019-06-30 业绩预增 预计公司2019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增长。 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均衡生产,主要产品交付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大幅改善,预计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增长。上述变动主要由于各季度产品交付均衡性提高所致。 2019-04-29 详情
2018-09-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8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均衡生产,2018年各季度产品交付节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前移,三季度主要产品交付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大幅改善,预计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扭亏为盈。上述变动主要由于各季度产品交付均衡性提高所致。 2018-08-31 详情
2018-06-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8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均衡生产,2018年各季度产品交付计划节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前移,上半年主要产品交付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大幅改善,预计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上述变动主要由于各季度产品交付均衡性提高所致。 2018-04-28 详情
2017-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443%。 (一)上年比较基数较小。2017年年内,公司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上市公司2017年净利润主要体现为沈飞集团净利润,而上年比较基数相对较小。(二)主营业务影响。2017年,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完成后,主营业务由专用车、微小卡和液压零部件业务转变为航空产品制造业务,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三)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17年,预计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32,700万元左右;2016年,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13,637.63万元。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较2016年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2017年11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购买资产和出售资产的交割,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适用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纳入合并报表的沈飞集团自期初至合并日(2017年1-11月)的利润列报为非经常性损益。(四)会计处理影响。2017年年内,公司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沈飞集团纳入公司2017年合并报表范围,上市公司原有子公司随着重大资产出售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本期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 2018-01-27 详情
2016-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6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 公司处置控股子公司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51%股权,取得投资收益约为2,800万元;处置控股子公司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66.61%股权,取得投资收益约为3,700万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其北厂区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取得转让收益约5,600万元。 2017-01-20 详情
2015-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5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100万元左右。 受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影响,专用车行业持续低迷,加之市场竞争白热化及国四排放标准实施的影响,公司专用车、微型货车整体销售收入持续下降;此外,2015年度公司控股子公司对部分应收款项和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本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016-01-28 详情
2014-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200万元左右。 2014年度,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国Ⅲ”转“国Ⅳ”、信贷收缩政策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减少,产品销售下滑较大。微小卡板块2014年度销售量较2013年度下滑约20%,收入下降约19%,固定成本无法摊薄;同时为维护销售渠道和促进销售的需要,增加了产品促销力度,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公司利润总额减少约8,950万元。专用车板块2014年度销售量较2013年度下滑约18%,收入下降约20%,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以及“国Ⅲ”转“国Ⅳ”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减少所致。2014年度,公司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约300万元,较2013年度16,639万元减少约16,339万元,导致本期利润大幅减少。 2015-01-30 详情
2013-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12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 (一)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整合资源,实现技术、人才、市场、渠道、管理各项优势互补,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加盈利,专用车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二)2013年度公司获得政府收储土地补偿款,营业外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2014-01-23 详情
2012-12-31 预计减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4800万元到5800万元,与上年同比减亏。 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2012年国内商用车市场整体下滑,公司产品销量、营业收入也出现下滑。由于销量降低,公司固定成本不能摊薄,导致成本上升,公司产品毛利率降低。此外,由于子公司在建工程转固,利息支出需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2013-01-17 详情
2012-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06月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整车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导致本期亏损。 2012-07-19 详情
2011-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1、自2011年8月份开始,公司本部相关汽车产品因不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管理规定,被禁止生产、销售,整车销量大幅下降。2、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以及主要原材料钢材、主要辅助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毛利降低。 2012-01-30 详情
2010-03-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0年1-3月盈利约为1300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约上升92%。 本报告期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2010-04-13 详情
2009-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09年1-12月盈利约为4000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 1、2009年受益于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调控,公司抓住机遇,加强营销管理,汽车销量整体大幅提升。2、公司以“创新年”为导向,狠抓各项创新工作,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0-01-20 详情
2009-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09年1-9月预计盈利3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为3000%。 1、2009年1-9月,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公司抓住机遇,加强营销管理,汽车销量整体大幅提升。2、公司以“创新年”为导向,狠抓各项工作创新,公司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2009-10-14 详情
2009-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09年1-6月盈利15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0%以上。 1、2009年1-6月,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公司抓住机遇,加强营销管理,汽车销量整体大幅提升。2、公司以“创新年”为导向,狠抓各项工作创新,公司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2009-07-23 详情
2009-03-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09年1-3月盈利680万元左右。 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2009-04-14 详情
2008-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08年1-12月亏损1600万元左右。 1、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减缓了国内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了国内消费信心,同时使公司产品出口受到很大影响。2、2008年上半年,钢材、橡胶、塑料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升。3、前期技术改造项目转固后,由于产量较低尚不能对增加的折旧进行摊薄。4、2008年,公司加大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使销售费用增加。 2009-01-22 详情
2008-09-30 业绩预盈 预计公司2008年1-9月盈利100万元左右。 2008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细化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优化营销体系等措施,使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 2008-10-16 详情
2008-06-30 业绩预盈 预计公司2008年中期盈利300-400万元。 2008年中期,公司通过细化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优化营销体系等措施,使产品销量尤其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 2008-07-15 详情
2007-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07年年度业绩将扭亏。 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处置长期闲置位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花园二区6幢住宅楼收益1063万元;(2)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8.71%,其中出口增长98.84%。 2008-01-08 详情
2007-09-30 业绩预亏 预计本公司2007 年前三季度将亏损80-100万元。 2007-10-16 详情
2007-06-30 业绩预亏 2007年中期业绩亏损 2007-06-26 详情
2007-03-31 业绩预亏 2007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50万元左右。 2007-04-21 详情
2006-12-31 业绩预亏 预计2006年度业绩亏损6100万元左右 。 1、由于国家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公司拟对部分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车型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等存货提取跌价准备; 2、对进一步确认为坏账的应收、预付账款拟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3、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拟提取减值准备。 2007-04-16 详情
2006-06-30 业绩预亏 预计2006年中期业绩亏损 公司上半年度公司产品销量虽有所增长,但尚未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且本报告期为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产生的费用增加,以及产品运费的增长,使2006年中期业绩产生亏损。 2006-06-30 详情
2005-12-31 预计扭亏 预计2005年度扭转亏损 2006-01-24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