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户——股市数据挖掘网 Logo
公司信息
财务信息
股东信息
两融数据
广告展示
首页 > 财务信息 > 业绩预告
马钢股份(600808)业绩预告
报告时间 业绩类型 业绩预告内容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时间 操作
2023-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23年01-12月扣非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2400万元。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钢铁行业形势异常严峻,供给强于需求、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明显小于钢价降幅,钢企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本公司积极应对,以“四化”为方向引领,以“四有”为经营纲领,抢抓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市场机遇,践行算账经营和强化精益运营双轮驱动,一手抓降本增效,一手抓品种渠道,下半年经营绩效明显改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9.11亿元(未经审计),环比减亏,但受原燃料市场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经营所得未能完全弥补上半年亏损,公司2023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净收益人民币3.74亿元左右,主要系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综合影响所致。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以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马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与宝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取得投资收益所致。 2024-01-31 详情
2023-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23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3800万元。 202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价低位震荡,成本端保持相对高位,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铁矿石价格降幅,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顺利完成环境绩效A级企业创建,同时深化全面对标找差,深入挖潜,努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尽力增加轮轴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着力推进绩效管理变革,聚焦全员赛马,以个人和单位绩效的改善促进企业组织绩效提升,驱动全员价值创造。该等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完全消纳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叠加新增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增加、新产线投产折旧费用增加等因素,2023年半年度经营业绩亏损。本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包括处置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净收益约人民币3.9亿元左右。 2023-07-15 详情
2022-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22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9300万元。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需求减弱、钢价下行,生产所需主要原燃料价格高企,叠加环保因素,钢企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尽管市场形势严峻,公司仍然严格落实环保限产要求,粗钢约限产了100万吨;本部B号高炉大修影响生铁产量约75万吨,控股子公司长江钢铁2号和3号两座高炉大修共影响生铁产量约63万吨。报告期,公司紧盯降本目标,制定并着力推进绩效改善计划,例如:通过谋划两头市场、高效生产、降本增效等细分措施,合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建设,尽力降低新冠疫情散发及燃料价格上涨给公司成本、物流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净收益人民币2.83亿元左右,主要系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收到的政府补助及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等综合影响所致。 2023-01-31 详情
2022-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2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8.41%。 2022年上半年,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需求偏弱,库存上升,钢材价格低位运行;煤炭、焦炭等主要燃料价格持续高位,其中炼焦煤价格同比上涨80.5%,喷吹煤价格同比上涨68.8%,钢铁生产燃料成本增幅较大,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通过合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建设,尽力降低新冠疫情散发及燃料价格上涨给公司物流、成本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强化全面对标找差,拉高标杆、追求极致,以促进关键指标晋等升级为目标,以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为抓手,深挖内部生产和技术潜力;通过推进“基地管理+品牌运营”模式,调整产线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开拓市场,优化渠道布局。该等措施部分缓解了新冠疫情及市场变化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未能改变半年度业绩同比较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本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包括收到的政府补助、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辞退补偿等,净收益约人民币3.18亿元左右。 2022-07-15 详情
2021-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2.73%。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钢铁行业虽面临“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多重压力,但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公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全面对标找差、奋勇争先,强化系统联动、高效协同,充分释放关键产线产能,显著提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精益运营效果显现。与上年相比,公司全年经营业绩增长幅度较大。(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净损失人民币1.04亿元左右,主要系公司处置和报废非流动资产损益、收到的政府补助及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辞退补偿、相关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等影响所致。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与2020年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和报废为损失,2020年为收益。 2022-01-29 详情
2021-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2020年上半年,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8.12亿元;2021年一季度,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5.11亿元。目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钢铁行业总体上可能稳定运行。因此,本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大幅增加。 2021-04-29 详情
2020-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0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5.44%。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0年,公司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汛期及原料特别是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牢牢把握市场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机遇,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销衔接,加强系统联动,追求极致高效,释放产能规模。同时,公司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促发展,深化整合融合,全面对标找差,充分释放与中国宝武的协同效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与上年相比,公司全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均有所增加,经营业绩较好。(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20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约为净收益人民币5.61亿元左右,主要系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收到的政府补助及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辞退补偿等影响所致。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2020年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辞退补偿金额显著小于上年同期。 2021-01-30 详情
2019-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9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1.27%。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9年,受钢铁行业产能增加、产量增长等因素影响,钢价同比下跌,铁矿石、废钢、煤炭等主要原燃料价格快速上升或高位波动,包括本公司在内的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本公司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深入推进精益运营,优化动态平衡,对标找差,柔性组产,生产保持稳定高效。公司在产能同比下降、2019年1到2月份一座2500立方米高炉大修的情况下,全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该等措施部分缓解了钢价和原燃料价格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未能改变业绩同比下降的局面。(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19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包括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辞退补偿、收到的政府补助、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等,净损失约人民币4.70亿元左右。 2020-01-23 详情
2019-09-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9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 2018年三季度,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5.84亿元;2019年上半年,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45亿元。目前,虽然铁矿石价格涨势减缓,但是主要原燃料价格仍处于高位,本集团生产经营压力大。因此,本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存在大幅减少的可能性。 2019-08-30 详情
2019-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9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大幅减少。 目前,钢材价格虽略有回升,但是主要原燃料价格仍处于高位,本集团生产经营压力大。因此,本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大幅减少。 2019-04-26 详情
2018-12-31 业绩预增 预计公司2018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1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3.3%。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8年,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速提升创新竞争力”工作主题,深化全面精益运营,通过系统联动高效生产和优化产线分工,持续提升精益制造水平;通过强化市场跟踪与研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抢抓商机,优化客户结构,实现精益采购和精益营销。全年生产稳定高效,系统经济运行,经营业绩得到有效支撑,实现同比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18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约人民币7.20亿元左右,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处置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等影响所致。 2019-01-31 详情
2018-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4.29亿元。目前,公司经营态势良好,三季度可望保持盈利。 2018-08-30 详情
2017-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6.86%。 (一)主营业务影响。1、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主要用钢行业增长好于预期。同时,国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钢铁企业经营环境明显好转。2、本公司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不懈做强品牌”为工作主题,持续追求卓越绩效,通过深入实施精益采购,持续深化服务+技术型营销,抓牢市场机遇;通过强化产销衔接,优化产线分工,实现精益制造;通过持续开展对标工作,继续挖掘内部降本空间。全年生产稳定高效,系统经济运行,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17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营性损益约为人民币1.99亿元,主要系企业收到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等影响所致。 2018-01-30 详情
2017-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2017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3亿元,高于去年1至9月份的7.59亿元;同时,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形势较好,预计三季度保持盈利,因此,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大幅度提高。 2017-08-24 详情
2017-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业绩大幅上升。 公司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02亿元,二季度虽然仍面临很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但可望实现盈利;上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为人民币4.52亿元,因此公司预计累计净利润同比将大幅上涨。 2017-04-26 详情
2016-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6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8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2016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精益采购,大宗资源低库存、安全保供实现常态化运营;通过紧盯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势产品产量增加;通过有效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全年生产稳定,系统经济运行。同时,深入开展对标工作,优化成本核算系统,降本挖潜成效显著。 2017-01-26 详情
2016-09-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6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公司上半年扭亏为盈,另外,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三季度钢铁行业经营环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2016-08-31 详情
2016-06-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6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为盈利,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原因是:随着三月份钢材价格明显持续回升,虽然铁矿石价格迅速反弹,公司生产经营仍面临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但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实现扭亏为盈。 2016-04-28 详情
2015-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5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2353万元。 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虽然主要原料铁矿石价格也明显下跌,但其影响远小于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公司采取多项降本增效措施仍不能消化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期末存货须按规定计提跌价准备,加剧了公司的经营亏损。以上因素导致公司2015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亏损。 2016-01-30 详情
2015-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5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公司上半年的累计净亏损数额较大,三季度原材料市场和钢材市场难以出现对钢铁行业及本集团明显有利的变化。 2015-08-26 详情
2015-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5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一季度亏损额较大,二季度钢铁行业形势难有明显改善,企业经营仍处困境。 2015-04-29 详情
2014-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12月实现全年累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比扭亏。 虽然公司三季度盈利4.04亿元,但是一至三季度仍累计亏损3.26亿元。四季度,在两头市场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前提下,公司将继续盈利,因此可能实现全年累计不亏损。 2014-10-29 详情
2014-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亏损。 虽然7月份以来公司生产经营形势有所好转,实现月度扭亏为盈,但是公司上半年的累计净亏损数额较大。 2014-08-20 详情
2014-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一季度亏损额较大,二季度钢铁行业形势难有明显改善,企业经营仍处困境。 2014-04-29 详情
2013-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比扭亏。 2013年,公司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形势好转,经营性亏损减少。同时,公司为做好钢铁主业,出售了部分非钢铁主业相关资产,获得了资产增值收益。 2014-01-29 详情
2013-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虽然7月份以来钢材价格上升,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升级,但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幅度较大,而且公司截至本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 2013-08-23 详情
2013-06-30 预计减亏 预计公司2013年1月-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与上年同比减亏。 与2012年上半年相比,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钢铁行业仍全面供大于求,钢材价格同比可能下降。但是随着保障房等建设增长,钢铁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增长;公司通过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稳步推进,月度亏损将可能逐步减少,因此,预计在原燃料市场和钢材市场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前提下,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将减少。 2013-04-27 详情
2012-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2亿元-39.5亿元。 2012年受欧美债务危机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不旺、钢材价格大幅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原燃料价格下降幅度,公司采取的多项降本增效措施不能完全消化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公司2012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亏损。 2013-01-31 详情
2012-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鉴于7月以来钢价总体继续走低,预计三季度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难有大幅反弹,公司可能继续亏损。 2012-08-24 详情
2012-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1-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钢铁产品的需求增速减缓,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越发突出,加之原料成本升高,钢铁企业两头受到挤压,利润有较大幅度下降。 2012-04-19 详情